|
电镀行业废水处理方案电镀行业的水处理方案 (基于热泵低温真空蒸发器及结晶器的应用)
一、电镀行业废水种类及特性 电镀废水主要来源于镀件清洗、镀液过滤、退镀及地面冲洗等环节,具有以下特点: 1. 废水种类: • 前处理废水:含重金属离子(Cr³⁺、Ni²⁺、Cu²⁺)、酸/碱(pH 212)、油脂及表面活性剂。 • 镀液废液:含高浓度重金属盐(如六价铬、氰化物)、络合剂(EDTA、柠檬酸)及有机添加剂。 • 混合废水:多工序混排废水,成分复杂,含悬浮物、COD(5005000 mg/L)及少量氨氮。
2. 废水特性: • 高盐分与高重金属:TDS可达500050,000 mg/L,重金属浓度超国标数十倍(如Cr⁶⁺≤0.5 mg/L)。 • 毒性大:氰化物(CN⁻)和六价铬(Cr⁶⁺)为剧毒物质,需严格处理。 • 波动性高:电镀线换槽时废水成分突变,冲击负荷大。
二、预处理工艺流程 预处理需解决重金属去除、毒性物质分解及悬浮物分离问题,典型流程如下: 1. 物理分离: • 格栅过滤:拦截大颗粒悬浮物(如金属碎屑、漆渣)。 • 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避免pH剧烈波动。
2. 化学处理: • 中和沉淀:投加NaOH/H₂SO₄调节pH至89,使重金属离子(如Cu²⁺、Ni²⁺)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 破氰氧化:采用次氯酸钠或臭氧氧化分解氰化物(CN⁻→CNO⁻→CO₂↑+N₂↑)。
3. 高级氧化(可选): • Fenton氧化:降解络合态重金属(如EDTACu),提高可生化性。 • 电化学氧化:通过阳极反应直接分解难降解有机物(如光亮剂)。
三、热泵低温真空蒸发器与结晶器的处理工艺 针对预处理后废水的高盐、高重金属特性,采用以下工艺:
1. 热泵低温真空蒸发工艺: • 工作原理: ◦ 在0.095~0.098 MPa真空下,废水沸点降至30~40℃,通过热泵循环实现低温蒸发。 ◦ 蒸汽经冷凝后回用,浓缩液TDS提升至80,000150,000 mg/L。 • 核心优势: ◦ 低温防结垢:真空环境抑制盐分结晶,配合钛材/哈氏合金材质,耐受高Cl⁻腐蚀。 ◦ 重金属截留:蒸发后重金属浓缩至结晶盐中,分离效率>99%,出水重金属浓度<0.1 mg/L。 ◦ 节能降耗:COP值达1:12,较传统蒸发节能60%~70%。
2. 热泵低温真空结晶工艺: • 工作原理: ◦ 浓缩液经强制循环泵输送至结晶罐,通过刮刀强制成核,析出NaCl、Na₂SO₄等盐类。 ◦ 结晶盐含水率<5%,可直接作为工业原料或填埋。 • 核心优势: ◦ 全封闭运行:避免挥发性有机物(VOCs)逸散,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智能化控制:PLC集成密度、温度及压力监测,实时调整蒸发速率。
四、综合处理工艺流程及优势 整体工艺链: 预处理(中和+沉淀) → 低温真空蒸发(浓缩减量) → 低温真空结晶(固液分离) → 蒸馏水回用/达标排放。
技术优势: 1. 资源化利用: • 蒸馏水COD≤50 mg/L,TDS≤500 mg/L,可回用于电镀线清洗或冷却系统,节水率>90%。 • 结晶盐(如硫酸钠、氯化钠)达到《工业盐》标准(GB/T 54622015),年回收收益可达数万元。
2. 环保合规性: • 处理后废水满足《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15972015)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3. 模块化设计: • 设备占地面积小(200500㎡/千吨水),支持橇装化部署,适应电镀园区分散式场景。
五、应用案例与数据验证 1. 案例1:某电镀厂含镍废水处理 • 进水指标:Ni²⁺ 800 mg/L,COD 3,500 mg/L,TDS 25,000 mg/L。 • 处理效果: ◦ 蒸馏水回用率92%,Ni²⁺残留<0.05 mg/L; ◦ 结晶盐产率18 kg/吨废水,重金属截留率>99.5%。
2. 案例2:含氰电镀废水处理 • 进水指标:CN⁻ 200 mg/L,pH 11,TDS 15,000 mg/L。 • 处理效果: ◦ 氰化物分解率100%(通过ORP在线监测); ◦ 系统能耗0.7 kWh/m³,较传统工艺降低55%。
六、结论 热泵低温真空蒸发与结晶技术通过低温节能+精准分离的协同作用,完美适配电镀废水的高盐、高重金属特性,实现水资源再生、盐分资源化及零污染目标。其模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及低运行成本,可显著降低电镀企业环保投入,助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如需定制化工艺包或能耗模拟分析,可提供废水水质数据,我司将出具详细可行性报告。 上一篇金属加工行业废水处理方案下一篇医疗与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案 |